为加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2月24日上午,厦门市张亦春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在N402教室成功举办心肺复苏公益培训。
本次培训吸引了近60名师生的积极参与,旨在通过专业讲解与实操演练,帮助大家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庄佳盈主持培训。
张亦春基金会秘书长钟妙云谈到,心脏骤停是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而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6分钟。心肺复苏(CPR)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能够在救护车到达前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生存几率。
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杨凯春通过讲解与演练结合,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CPR)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并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了急救技能在日常生活和校园安全中的重要性。随后,张顺华老师向大家讲解了AED的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演练现场,医护人员使用仿真人模型,仔细演示并教学心肺复苏的全过程,包括迅速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参与师生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一进行实操练习。此外,大家还学习了AED的使用方式,现场师生与医护人员热烈互动,询问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急救技能,刚才操作按压胸膛的时候就像是在为心脏骤停的人注入希望。”参加活动的一位学生谈到。急救培训不仅是一项技能学习,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式,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急救英雄”。
培训结束后,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教授对杨凯春副主任及其团队表示感谢,并赠送《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百年史》一书。本次心肺复苏急救专项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经济学科师生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更唤醒了师生们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感。